诉讼流程

法院处理案件的流程是怎样的?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5-12浏览量:
法律咨询:

法院处理案件流程?法院怎么处理案件的?人民法院办理案件的流程?打官司的流程?民事诉讼的即便流程?

凤阳律师回复:

 

在我国诉讼有几种基本程序,即起诉受理案件、诉前调解、送达开庭传票,开庭审理、判决(上诉则进入二审程序)。《民事诉讼法》规定审判程序的时间在三到六个月,但是现在的实践中,法院基本都会超出这个时限(案件积压压力过大)。


本文安徽凤佳律师团队就程序问题作出简单介绍。
 

一、受理案件,就是立案。
 

当事人提交材料到法院,要求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启动程序。
 

我国有多种立案方式,可以线上立案(网上提交材料)、线下立案(线下提交材料)、邮寄立案(邮寄材料到法院立案)。
 

不同的案件需要的材料完全不同,在此不多加赘述。立案后法院会在七天内对材料进行基本的审查,审查中法院会以材料不全为由打回,当事人可以按照

法院的审查理由补充材料。但是目前,法院为了缓解部分审判压力,在立案问题上经常会做一些文章。

 

二、案件受理后将转入诉前调解程序。
 

我国是一个比较强调调解的国家,目前法院的审判实践中,接案后法院会自动将案件分派到调解庭,进行事先的调解,调解不成功时再转入审判程序正式计算三到六个月的审限,有部分人群的案件审判时间非常长,就是调解占据了案件的绝大部分时间。

一般诉前调解期限为一个月,从诉前调解到正式进入立案系统还有一段时间,诉称“排队立案”,这个时间不定,注意看法院案件数量的多少,数量多排队时间则长。

 

三、法院送达程序。

法院送达就是法院把原告起诉的事情告知被告或其他诉讼参与人。

法院送达起诉书的方式主要包括:直接送达、留置送达、邮寄送达、委托送达、转交送达、公告送达等,其中直接送达是最基本的送达方式。

根据法律规定,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,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,将起诉书副本、证据材料、开庭传票等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。

四、开庭审理。

 

到了这个环节,在庭上的一切表现则是判断案子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了,这也是很多当事人选择由律师进行诉讼的原因。

通常在法庭上,诉讼流程的审理主要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:

 

庭前准备主要是询问程序事宜,比如是否申请回避等,实践中涉及问题比较复杂时,法官可能会就此提前安排一次庭前谈话,或者直接在一次性开庭中读完所有提示。

法庭调查:在该环节,主要是双方当事人就自己的主张、证据进行陈述。

法庭辩论:在法官主持下原被告就争议问题进行辩论。

法庭调解:在双方辩论完后,基本庭审到了尾部,这时法官一般会询问是否需要进行调解,重新安排调解期限。

 

根据案件情况,法官可能选择是否二次开庭。
 

五、判决。
 

开庭后,法官会根据庭审情况、证据情况择期判决。判决前,仍有可能双方达成调解协议。当然,调解不成的,会择期判决,再由法院送达判决书或调解书。
 

六、二审程序。
 

二审是指,对一审法院判决的结果不满,可以在上诉期内向一审法院的上级法院提起上诉。上级法院大部分时候是中级人民法院。
 

按照《民事诉讼法》的规定,针对一审法院的审判结果,二审法院大体上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:认为一审法院处理的没问题,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;认为一审法院处理的有点问题,按照二审法院的观点依法改判;认为一审法院处理中有非常严重的问题,发回给一审法院,要求一审法院重新进行审理。


以上就是有关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流程。

咨询律师

欢迎咨询面谈

导航搜索:安徽凤佳律师事务所

电话:18055069988

地址:安徽省凤阳县府城镇顺城路与惠政路交叉口(凤都名门小区西南角商业三楼)

电话咨询

律师咨询电话

18055069988

微信咨询